本文转自:三门峡日报
“活力金秋 跃动崤函”系列报道之七
运动场上的轮滑活力
本报记者 程倩
| 滨河小学学生正在上轮滑课 叶军 摄 |
当秋日暖阳为城市镀上金边,三门峡市区的学校操场、运动公园和俱乐部便成了“风火轮”的舞台。轮滑鞋划过地面的唰唰声,交织成动感的协奏曲。一个个年轻的身影飞驰而过,每一次腾转与滑行,都是速度、技巧与力量的展示。轮滑运动的活力,如同流动的血液,为城市注入了蓬勃朝气,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。
10月15日,三门峡市滨河小学的学生们正在教练带领下进行轮滑训练,为该校“轮滑竞技月”活动做准备。小选手们穿戴上轮滑装备,躬身摆臂,动作利落,以脚为笔,描绘出飘逸的线条。三门峡市轮滑协会秘书长叶军介绍,轮滑已成为滨河小学的校本课程,普及到全校约2000名学生;第二实验幼儿园也把轮滑课作为园本课程,每天1小时户外轮滑课,锻炼孩子们的身体;全市还有很多学校都开展有轮滑社团课。
2008年起,叶军开始在三门峡开展轮滑的推广和教学,目前仍在继续普及这项运动,让更多孩子能从基础入门开始掌握一项运动技能。2018年,三门峡市轮滑协会成立,会员以20至30岁的成年人为主,包括轮滑爱好者和教练员,分布在全市各县(市、区)。如今,全市还有多个团队在普及这项运动,喜欢轮滑的核心人群以青少年为主,也有一些优秀选手经常走出去参赛。“三门峡速滑队是一支经常代表三门峡打比赛的专业队伍,从一年级到初三的学生都有,近年来获得过不少奖项。”叶军说。

随着轮滑运动的日益普及,每到周末,市区多个运动公园也总能看到轮滑爱好者的身影。市民孙女士经常带着6岁的女儿在三门峡市涧河体育公园广场滑轮滑。“孩子从4岁开始跟随专业教练学习轮滑,这项运动能让她锻炼身体,也能在一次次摔倒又爬起来的过程中,学会面对挫折、培养自信。”孙女士说。
自由式轮滑高级教练员刘浩,曾获得河南省第六届轮滑锦标赛花式刹停冠军等荣誉,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轮滑运动在三门峡的推广,执教生涯十余年,培训学生上千名。“我专攻的方向是‘花式刹停’,这是一项用轮子进行漂移的、偏轻极限的运动,技术难度高。我创办有轮滑俱乐部,面向青少年的教学主要以相对安全的‘花式绕桩’为主,培养出的优秀学员黄曼迪曾获得2021全国轮滑大联动郑州站速度过桩双鱼组冠军,轮滑运动让她越来越坚强自信,她的家人也积极参加轮滑运动,收获了健康和正能量。”刘浩说,每到周末,很多孩子会跟随俱乐部教练进行体能训练、轮滑训练,许多送孩子学轮滑的父母,在陪伴过程中也自发穿上轮滑鞋,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。
市民唐先生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踩着漂移板陪孩子一起轮滑,家长不再是观察者或指导者,而是和孩子一起面对平衡与速度的挑战,学会新技能、培养运动习惯。在他看来,一起练习起步、一起克服对路面障碍物的恐惧,孩子会觉得“爸爸和我一起努力”,亲子关系更亲近。
在享受速度与畅快的同时,轮滑运动参与者也需要把安全放在首位。相关部门提醒,轮滑时请严格遵守相关道路法律规定。
叶军表示,近年来,轮滑运动在三门峡取得了相应的成绩。三门峡市轮滑协会在“奔跑吧·少年”2025年河南省青少年轮滑锦标赛速度轮滑项目团队积分榜排名第13。今年,三门峡有3名选手由轮滑运动员转为冰上运动短道速滑运动员,能够上冰比赛。目前,轮滑项目在市体育局注册的29名运动员正在备战河南省第15届运动会。今后,市轮滑协会将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和交流,进一步普及、推广轮滑运动,让轮滑运动为我市持续增添活力。